首先,需要說明一下,國內E1是采用歐洲標準,每條E1里面劃分32個時隙,分別為0~31時隙,每個時隙為64k,即32*64k=2048k,約等于2M,因為業內也有人稱E1為“2M”。在實際應用中,E1又分為成幀與非成幀格式。
通俗的說,成幀格式就是將E1所承載的數據封裝成一個一個的“小包”有順序的進行傳輸。而成幀格式又分為30和31格式,30格式就是指E1的0時隙和16時隙用于其它用途,1~15時隙、17~31時隙用于承載有效用戶數據;31格式就是0時隙用于其它用途,1~31時隙均可用承載有效用戶數據。
按通俗的理解,非成幀格式就是并不打“包”,將E1的0~31個時隙無順序的進行傳輸,而這32個時隙都可用于承載有效的業務數據。
相信經過上面的簡述之后,我們不難看出,成幀與非成幀最大區別在于0和16時隙的用途方面。而實際應用中,成幀格式更多用于PCM設備上,非成幀格式更多用于E1轉以太網的協轉上,因為0和16時隙都可傳數據的情況下,以太網帶寬就可以得到最大化,不然用成幀格式傳輸以太網就等于少了2個時隙帶寬。